二胎家庭,一碗水端平是最大的谎言!!!

导读

俩娃的家庭,兄弟姐妹间总是少不了吵架、打架,父母一心想着“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但这可能是最大的误区,孩子们真的需要的是处处的公平吗?孩子的真实需求,你领会到了吗?

今天的文章来自于cc爸妈,从新颖的角度给大家提供了育儿新思路,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的育儿之路有帮助~

前几天跟闺蜜聊天时开她玩笑:

怎么样,老二也上幼儿园有半年多了,要不要响应一下祖国的号召,琢磨琢磨老三的问题?

结果她扔给我一个“狗头”的表情,半个小时没说话。

半晌之后过来“威胁”我:你还想让我当你闺蜜的话,就别再提这茬,要生你生,我还想多活两年呢!!

好家伙,这是受了多大伤害啊!

不得不承认,很多家庭都是在老二长大之后才发现,什么有钱没钱,什么照顾俩孩子太累,都是浮云,无时无刻上演的家庭大战、每天断不完的案才是让父母崩溃的根本所在,分分钟让你怀疑人生。

之前就有一位二胎妈妈留言说,为了防止减少纷争,从一开始就是一碗水端平。

哥哥六岁,弟弟四岁,从小到大,无论是吃穿用品还是玩耍互动,啥啥都是准备双份,给哥哥买就一定会给弟弟买,陪弟弟玩了半小时就一定不会落下哥哥。

可尽管如此兄弟两人的关系依然矛盾重重。

稍微有个分配不均,或者只有一个无法分配的情况,俩人就大打出手,抢到你死我活。

兄不友弟不恭。

我们总是忍不住将两个孩子放在同一参考水平线,比一比、量一量我是否给的一样多。

但我们给的,甚至他们“讨要”的,就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吗?

手足之间的“一碗水端平”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他们真的不需要父母以为的那些公平。

弄清楚这一点,争宠、相杀的二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纷争的导火索是父母的“公平”

在我们看来,公平就是一人一半,但在孩子看来并非如此,尤其是老大。

这一点我们之前专门写过:

也正是因为此,才经常会出现:

老大不需要,却要和弟弟妹妹一样的东西;

老二什么也得不到,但就是会给哥哥姐姐捣乱的情况。

实际上,他们要的、破坏的并不是某种东西,而是要争宠、提高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关注度,这才是纷争的根源。

而如果我们不断地去满足,去追求公平,那么纷争只会越演越烈,因为本就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公平,谁也无法做到丝毫不差。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到:儿童在2-7岁时只会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

所以,在此之前,我们不要指望通过对老大的“谆谆教诲”,就能让他明白道理,然后主动礼让弟弟或妹妹。

简单说,客观条件是不允许的。

所以,还是要父母多思考,通过更有效的办法来解决矛盾。

利益一体化,培养队友意识

CC和小表弟打小就是相爱相杀型的,虽说没有天天在一起,但一点都不妨碍俩人在姥姥家争执、打架。

一开始俩人都小的时候,我们几个大人还经常给断案,分析前因后果,讲道理化矛盾。

但随着两个小的出生,事情变多,而且他俩年龄越来越大,鸡毛蒜皮事情越来越多,矛盾冲突也越来越复杂。我跟CC小姨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心思事无巨细去干预。

一开始是被搞得头大,甩了一句:“你们俩能不能一块玩?不能的话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别在姥姥家添乱!”

没想到竟然“无心插柳柳成荫”了,俩人面面相觑,明白了一损俱损的原理后,立马画风大变:

“算了算了,远远你先玩吧!数到100给我怎么样?”

“那谢谢姐姐了,你可以先去玩我的动感奥特曼!” 

这下剩我们俩大人面面相觑了,哈哈哈!

后来我们分析发现,解决二胎问题的根本,不是追求公平,而是消除竞争关系。

让孩子们成为同一战线的好队友,将两个人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培养俩人合作共赢的意识。

要让他们明白,如果发生矛盾争执不下,那事情只会变得更糟,结局只会两败俱伤;如果俩人合作互助团结一心,那就都能满足,实现双赢。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当俩人再为一件东西争夺的时候,已经学会内部商量解决,石头剪刀布来决定谁先玩游戏机。

有了之前的教训,他们清楚的知道:

闹分歧只会谁也玩不到游戏机,而各退一步,俩人都有机会玩。

抢零食,只会谁也得不到一口,而学会协商,俩人都能吃到。

我最常用的一个万能金句也无保留的分给大家,喂到嘴边的那种:

这件玩具/零食,既然会让你们争吵、会破坏你们的关系,那妈妈认为它一个坏玩具/坏零食,我要收走,以减少矛盾。除非你们能想出其他能解决矛盾的方法,我才考虑留下。

两人当然不想鱼死网破,于是不需要大人苦口婆心地劝说、调解,俩人就自己想出一系列解决办法。

这种培养“队友意识”的目的就是,消除竞争、减少矛盾把需要父母断案的问题,变成孩子合作解决问题的契机。

不同的孩子,不同的爱

解决二胎问题还有一个要注意的点:在具体分配上的原则是“按需分配”。

大宝和二宝身份不同,年龄不同,兴趣不同,他们需要的爱是不一样的。

不要认为大宝就应该更加懂事,即使大宝再大,他也依然是个孩子。

他也想嚎啕大哭宣泄自己的难过或放声大笑分享自己的喜悦,而不是小心翼翼在二宝的睡梦中压抑着自己的情绪。

他也想要妈妈的一个抱抱,爸爸的一个举高高,和一块不用自己争夺就分来的巧克力。

大宝面对二宝的“瓜分”,内心惶恐不安,父母要给大宝这份“爱的补偿”。

所以,一定留出跟老大单独相处的时间或者项目。

给她足够的安全感,她才不会总想着抢,说不定还能分一点给老二。

当我们再走进二宝的世界,你会发现,他需要的也许不是与大宝平分父母的爱。

家长拼命端平的那碗水,他也并没有很想要。

由于身份角色的不同,他觉得这碗水我能抢来一点就不错了,无所谓是不是一半,对他来说都一样。

比起从大宝那平分来的一块披萨,他更想要的是一块完整的蛋糕,是可以拥有选择的权利;

比起跟姐姐一人平分一半积木,他更想要的是自己一人完成拼图,是拥有独立的空间和自己的想法。

有了CC&DD两个孩子,我还是同样的精力和爱,只是我学会了合理分配。

我很少跟俩孩子强调,给你们的XXX是一模一样多的哦。

父母一味地讲求“公平”,什么都给两个孩子一样的,其实是在不自觉地纵容孩子们比较。

孩子们考虑的,不是我是否真的需要这个、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而是,我是否与对方一样。

他们时刻都在对比,一旦有不同,就会引发争吵。

帮孩子认清自己的需求,差异化满足。他们才不会觉得父母之爱有失,反而能感受到父母针对自己的“偏爱”。

DD长得快,十天半月就需要经常买里里外外的衣服,而CC一年顶多买两三次,姥姥经常说柜子里全是DD的东西,CC可怜的就那么几件。

但其实并不。CC对穿衣的要求相当低,基本有衣可穿就行,她对父母之爱的需求,是给她买各种好看的发卡,每天早上梳漂亮的小辫子。

在这两点上我是充分满足,凡是CC特别喜欢的发卡,我都会毫不手软买给她;无论头天睡得多晚,我都会早起给CC扎她想要的发型。

而当我们和CC吃外面大餐,大快朵颐时,DD完全参与不了、上不了桌,看似完全被忽视和冷落。

但其实也不。

他对食物丰富性的要求全不及CC,基本饿不着就行。

但是他格外爱吃巧克力,所以CC小时候家里一直没有的糖果,因为DD,家里出现不少。

所以,在养育二胎问题上,不必过分拘泥于条条框框,而是投其所好,按需分配,走进每一个孩子的世界去看待问题。

发布于:北京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