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颖:弥合学科鸿沟,构建面向可持续未来的融合式教育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 Foundation)北京办公室协办,新浪财经与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北京代表处承办,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支持。大会以“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为核心主题,汇聚全球智慧力量,共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为全球可持续治理注入澎湃的“中国动能”。

本届可持续大会在以往四届“ESG全球领导者大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嘉宾阵容强大,可持续大会组委会邀请约500位中外重磅嘉宾,其中约100位为海外嘉宾,不仅有政要、前政要、国际组织的代表,还包括了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全球500强企业负责人等国际顶尖学者与业界领军代表。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颖 参与《圆桌论坛——可持续理念如何融入高等教育与未来人才培养体系》并发表演讲。王颖表示,当前高等教育在应对资源匮乏与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时,亟需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构建融合性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她指出,作为长期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她认为当前可持续教育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弥合学科间的鸿沟,如何系统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以及如何将可持续理念内化为学生的基本思维方式。为此,高等教育需要在多个层面进行创新探索。

在具体实践中,王颖分享了同济大学的两大重点举措:首先是从教师培养入手,通过系统培训提升教职员工的可持续思维与跨学科视野。“只有教师具备综合性的可持续思维方式,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形成相应的能力。”她强调。

其次,学校在课程体系规划上进行了前沿性布局,大力推进跨学科教育项目创新。通过将经济管理、公共政策和循环经济等社会科学内容融入工科教育,促使学生在技术学习中自然引入环境与社会维度的思考。“例如学生在进行生命周期评估(LCTA)时,会主动考量技术方案的环境影响,思考如何通过创新实现绿色转型。”

王颖总结道,这种融合教育模式使学生能够从多维度审视问题,在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养成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思维习惯,为未来应对复杂环境挑战储备了关键能力。

上一篇:新荷花招股书解读:净利润下滑14.3%,计息银行借款增34.63%
下一篇:全球食品和饮料巨头宣布:计划裁员16000人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