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的张先生(化名),是一名身材魁梧的东北汉子,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发热和乏力,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切的发生,竟和家里养的温顺可爱的小东西有关……
一场“小感冒”却进了抢救室
一个多月前,张先生突然出现发热、乏力的症状。起初他以为只是 “小感冒”,并未放在心上,可随后发热迟迟不退,乏力感也越来越严重,他才前往家附近的医院就诊。医生为他安排了住院治疗,然而各项检查结果均未发现异常。一周后,张先生体温恢复正常,便办理了出院。
可出院后,张先生症状反而日渐加重,还开始胸闷,到后来连路都走不动了,走几步就需要停下来大口喘气,仿佛身体里的氧气被迅速抽干,短短1个月,体重就掉了10多斤。
这种情况让张先生和家人都感到担心,一向强壮的他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在家人的陪伴下,张先生走进了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顾问许国根主任医师的专家门诊。初步检查后,许国根发现他存在低氧血症,情况危急,迅速安排到急诊抢救室就诊。
张先生被送进急诊抢救室就诊
抽丝剥茧,病因藏在日常爱好里?
在急诊抢救室里,急诊科陈子晞副主任医师发现张先生的胸部CT检查结果存在弥漫性“磨玻璃影”,这意味着他的肺部出现了严重的病变,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却毫无头绪。
为了找到病因,急诊病房的韩荣燕和郎敏哲医生详细询问张先生的病史。张先生说自己做了20多年皮毛生意,这引起了两人的警惕,在进一步的询问下,一个关键的线索浮出水面。1年前,张先生家中养了一批鸽子。这个看似平常的爱好,会不会就是导致他肺部病变的“罪魁祸首”?
家中鸽子竟是“真凶”
救治团队立即为张先生安排了进一步检查,结合外院的肺泡灌洗NGS的阴性结果,以及长期养鸽史及咳嗽、胸闷症状,最终确诊为“鸽子肺”。这是一种由吸入鸽子排泄物、羽毛等过敏原引发的过敏性肺炎,医学上常称为“鸽粪相关性过敏性肺炎”。
张先生家中养了一批鸽子网络配图
郎敏哲解释,张先生家中饲养的鸽子,看似温顺可爱,实则是他肺部健康的“隐藏杀手”。鸽子的粪便、羽毛,甚至唾液和体表脱落的皮屑中,都富含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当这些物质干燥后,会形成极其微小的粉尘颗粒,轻易地漂浮在空气中。
平时张先生在鸽舍中清扫、喂食,或是和鸽子亲密互动时,不知不觉间将这些颗粒吸入到肺部的最末端——肺泡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偶尔吸入这些颗粒或许并无大碍。但张先生却属于那部分具有特定过敏体质的人群,他的免疫系统如同一位过于警觉的卫士,将鸽源性蛋白视为“危险的入侵者”,进而发动了一场异常激烈且持久的“炎症风暴”。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性炎症不断侵蚀着肺组织,逐渐形成了“疤痕”,原本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肺,变成了一块僵硬的“丝瓜瓤”,这让他肺部的正常功能受到了严重影响,这便是他出现胸闷、气促、干咳等症状的根本原因。
为何是他?多个危险因素叠加
陈子晞表示,张先生的病例之所以如此严重,是多个危险因素叠加的结果。张先生从事皮毛加工行业已有20多年,他的肺部长期受到皮毛粉尘等有害物质的慢性刺激,这逐渐削弱了肺部的防御能力。当鸽源性蛋白入侵时,肺部无法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使得炎症反应更容易发生且难以控制。加上他还患有糖尿病,免疫系统混乱,对鸽源性蛋白的攻击变得异常激烈和失控,导致炎症风暴的发生更为迅猛和严重。同时,高血糖环境还会影响肺部组织的修复能力,进一步加重了肺部的病变。
多管齐下,病情迅速恶化,短时间内就发展为急性、严重的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威胁生命。
急诊医师发现张先生肺部出现严重病变,图为急诊 资料图
如何健康养鸽子?记住这些
郎敏哲介绍,鸽子不仅可能引发“鸽子肺”,还是鹦鹉热和隐球菌肺炎等严重疾病的携带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养鸽子要格外慎重,如果必须饲养鸽子,那么严格的防护措施必不可少。
在清理鸽舍、喂食时,一定要佩戴N95或防护级别更高的口罩来减少鸽源性蛋白的吸入。同时,要确保环境通风良好,来降低空气中过敏原的浓度,减少感染的风险。另外,人鸽分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千万不要将鸽子饲养在生活起居的室内或紧邻的阳台,避免与鸽子过度亲密接触。
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胸闷、气促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养鸽经历或相关接触史,这能帮助医生快速锁定病因,做出准确的诊断,对症下药。
来源:FM93交通之声 记者:王桔 通讯员:李煦
FM93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